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
 


习题答案:


一、单项选择题

1、(D)2、(A)3、(C)4、( B  )5、( D )6、( D )7、( A )

二、多项选择题

1.( ACD   )2、( CD )3、(ABE)4、( ABCDE )5、( BCE )6、( AD )

三、简答题

1.作用:

1)评价与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;

2)评价与预测企业的财务弹性;

3)评价与预测企业的经营业绩。

局限性: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受人为估计的限制;会计程序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有很大的可选择性;对不同的资产项目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;有的资产和负债可能被忽视;物价变动情况未被充分考虑到。

2.报告式:各项目从上到下垂直排列;便于编制多期比较资产负债表;缺点是资产和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不清晰。

账户式:按照“T”形账户的形式设计资产负债表,将资产列在报表左方,负债及股东权益列在报表右方。左右两方总额相等。优点是资产、权益的恒等关系一目了然,但不便于编制多期比较报表。

财务状况式:列出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营运资本,以突出营运资本的重要性。

3.一般地,账户信息转化为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期末金额时有以下几种情况:

1)把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转化为资产负债表的项目信息。

2)把几个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加以合并,并进行必要的分析,构成相应的报表项目。

3)有些项目要通过资产账户与有关备抵账户或减值准备抵销后,在报表上揭示抵销的过程及其金额。

4)有些项目要通过资产账户与有关减值准备抵销后,在报表上不揭示抵销的过程只披露其净额。

5)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和管理当局愿意揭示的详细程序,有些报表项目来自于明细账的期末余额。

6)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填列。

7)资产负债表不少项目在表述时,既要再确认又要再计量,因而必须注明计价基础。